當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社科心理 >看得開放得下 >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作者:牧原   |  字數(shù):3610  |  更新時間:2016-07-13 14:29:22  |  分類:

社科心理

080要成功就不要給自己找借口

不找任何借口的做法,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它卻可以激發(fā)一個人最大的潛能。無論你是誰,無須任何借口,失敗了也罷,做錯了也罷,再妙的借口對于事情本身也沒有絲毫用處。

要成功,就不要給自己尋找借口,不要抱怨外在的一些條件,當我們抱怨的時候,實際上是在為自己找借口。而找借口的唯一好處就是安慰自己:我做不到是有原因的。但這種安慰是致命的,它暗示自己:我克服不了這個客觀條件造成的困難。在這種心理暗示的引導下,就不再思考克服困難、完成任務的方法,哪怕是只要改變一下角度就可以輕易達到目的。

對于企業(yè)來說,這更是應該始終堅守的理念。企業(yè)需要沒有借口的員工。有多少人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尋找一個合適的借口上,而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和責任!尋找借口只是把屬于自己的過失掩飾掉,把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轉(zhuǎn)嫁給社會或他人。這樣的人,在企業(yè)里不會成為稱職的員工,也不是企業(yè)可以期待和信任的員工;在社會上不是大家可信賴和尊重的人。這樣的人,注定只能是一事無成的失敗者。

風事找借口是人性中一個很致命的弱點,一旦讓找借口成為生活的習慣,你的工作就會拖沓,沒有效率。拋棄找借口的習慣,你就不會為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而沮喪,甚至你可以在工作中學會大量解決問題的技巧,這樣借口就會離你越來越遠,而成功會離你越來越近。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尋找借口推卸責任。在生活中尋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來為發(fā)生的問題開脫,并且養(yǎng)成了習慣,其實很危險。

081生命只是一場體驗,沒有誰是誰的永遠

每一個人都擁有平等的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生命是生活的一種經(jīng)歷,懂得珍惜生命的人,會在任何環(huán)境中愛護自己,了解生命的人,會在任何環(huán)境中解脫自我,生命需要被每一個人來珍惜,這樣我們才能在生命中體會到真正的價值。

其實社會上有很多人都不懂得珍惜生命,總感覺沒有別人出身高貴,沒有別人漂亮,沒有別人聰明……以至于抱怨生活,自卑地活在別人的世界里,身心俱疲。人為什么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呢?外界的條件無論怎樣的惡劣和不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演繹自己的人生,找尋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只要心中有一盞點亮希望的燈,失望和絕望就會遠離。何必還會抱怨生活。

比起一生都生活在黑暗中的安康魚,我們?nèi)祟愶@然更幸福得多。白天,太陽可以照亮我們,在陽光下玩耍;夜晚,月光可以溫柔地照我們?nèi)朊?。我們可以看到植物的美麗,可以品嘗動物的美味,大自然就如同我們的樂園一般。生活中偶爾的一點瑕疵、一點壓抑又能算得了什么?就連生活在黑暗沉寂一萬一千米深海中的安康魚都能用身上的光芒點亮它們的生活,我們?nèi)祟愑重M能讓生命處于失望和絕望之中呢?

世間萬物都有生命,所以注定會經(jīng)歷這場不能中場停止的體驗之旅。樹木的一生要經(jīng)歷成長,花兒的一生要經(jīng)歷綻放,魚兒的一生要經(jīng)歷海中穿梭,鳥兒的一生要在經(jīng)歷自由的飛翔……人類呢?一樣要經(jīng)歷,經(jīng)歷成長,經(jīng)歷綻放,經(jīng)歷自由,經(jīng)歷快樂,同樣還要經(jīng)歷磨難、經(jīng)歷逆境、經(jīng)歷低谷,直到生命的最終結(jié)束。生命只是一個過程,永遠無法重復的過程,所以我們要珍惜過程中的每一種經(jīng)歷,積極的抑或是消極的,并努力把它們變?yōu)橛幸饬x。

人從出生到生命的結(jié)束,誰能說不是在演繹人生呢?在這場戲里,自己就是主角,決定著戲中每一段喜怒哀樂。你是一場戲,我也是一場戲,你有你的光彩奪目,我有我的平凡簡單。但上帝是公平的,任何一種生活的表象背后都會藏有另一種意外。生命只不過是一場體驗,誰都不會是誰的永遠。

082在心中種上一棵忘憂草

生活是個萬花筒,有時不免長出一棵憂郁、煩惱的花,破壞你的好心情,使你的生活黯然失色。此時,你不妨學著在心中種一棵“忘憂草”,讓它幫你遮擋憂郁,給你的心靈帶來芳香與快樂。“忘憂草”可以是一本秘密日記,可以是一次傾情訴說,可以是一曲高山流水,也可以是一次翩翩起舞……

當心情不好時,可以打開日記,把所有的憂郁、煩惱和不快都融入筆端,寫入日記,這樣一方面可以宣泄心中的不快,另一方面可以理清心緒,平靜心情,有時還能“頓悟”和釋然。你可以在日記中傾訴生活的煩惱,可以“痛罵”給你帶來不快的上司,可以“訴說”失戀給你帶來的傷痛??傊磺械牟豢鞓范伎梢栽谌沼浿行?,而宣泄過后,肯定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如果說寫日記是向自己傾訴,那么寫信或談話便是向知音、朋友、師長等信任的人傾訴??梢詮乃麄兡抢锏玫酵椤⒗斫夂蛶椭?。只要勇于打開心扉,朋友便會盡力幫你減輕心理負擔的壓力,為你分擔壞心情。此外,在憂郁、煩悶時,你也可以痛哭一場,可以大吼幾聲,可以放聲高唱或打球、跑步、洗澡。借此來忘掉憂愁,但任何宣泄方法都不可過分,更不能傷害到別人,應當適時、適度地宣泄。

心情不好時,可以聽一段輕松愉快的音樂,讓舒緩的旋律來撫慰那紛亂的心緒,讓自己陶醉在音樂中,心緒自然會隨著高山流水而歡呼雀躍;可以外出漫步散心,讓優(yōu)美的景色、新鮮的空氣沖淡內(nèi)心的不快與煩躁。這種轉(zhuǎn)移情景法有利于幫你將壞心情淡化,讓你時時沉浸在快樂中。你也可以暫時放下手頭的活,離開令你傷心、煩惱的地方,去做一些感興趣的事來轉(zhuǎn)移你的注意力,忘掉煩惱和不快;也可以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在歡樂的氣氛中擺脫痛苦的陰影。

生活中如果我們能以樂觀的態(tài)度去對待一切,好心情就會常伴我們。生活中有人什么都不缺,就是不快樂;而有的人什么都不如別人,但他卻整天樂呵呵的。他們的差別不在于擁有多少,而在于內(nèi)心是否知足。其實誰都有痛苦的時候,但也有讓人羨慕的地方,只不過可能自己還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

真正的“忘憂草”是不存在的,具有堅強的信念,才是一株永不凋落的“忘憂草”,讓我們時時聞到它清新的香味,處處看到它鮮明的亮色。

只要知足,你就會擁有一棵“忘憂草”,就能經(jīng)常擁有好心情。

083別在對別人的羨慕中迷失自我

從前有個富人,很有錢但身體不好;有個窮人,身體很好但很窮。兩人相互羨慕著對方。富人想:只要我的身體有他那么好,我寧愿一輩子受窮;窮人想:只要能成為富翁,就算殘廢了也值得。

一天,一位仙人找到了他們,說:“我可以替你們交換命運。富人,你會變窮,但能得到健康的身體;窮人,你會富有,但將病魔纏身。”兩人很高興地接受了仙人的建議。于是,窮漢成為富翁,富翁變成了窮漢。不久,成了窮漢的富翁由于有了強健的體魄,又有著成功的意識,漸漸地又積累了財富??赏瑫r,他總是擔憂著自己的健康,一感到不舒服便大驚小怪。由于他總是那樣擔驚受怕,久而久之,他的體質(zhì)又變差了,他又回到了以前那種富有而體弱的狀況中。

那么,另一位新富翁又怎樣呢?他總算有了錢,但身體孱弱。然而,他總是忘不了自己是個窮漢,有著失敗的意識。他不想用錢相應地建立一種新生活,而是不斷地把錢浪費在無用的投資里。錢不久便揮霍殆盡,他又變成原來的窮漢。然而,由于他無憂無慮,當初帶來的疾病也不知不覺地消失了。他又像以前那樣有了一副健康的身子骨。最后,兩人都回到了原來的狀態(tài)。

其實,野草和玫瑰都是可愛的,沒有必要互相羨慕。好好珍惜你所擁有的,就是幸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機遇和成就。不要盲目地去羨慕別人,相信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084心靈解脫須靠己,因為己是囚心人

佛說:“佛跟魔僅一線之差?!蓖瑯樱杂膳c束縛同樣也在人的一念之間。只要你的心是自由的,生活也會變得自由自在。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束縛我們的不是任何客觀的人與物,而是內(nèi)心深處的貪嗔癡,是自己給自己套好的心靈枷鎖。有些人醉心于名利,有些人太在乎別人的褒貶,有些人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欲望如此之多,必然會患得患失,于是心被這些外物束縛地也就越來越緊。唯有淡泊名利,看淡得失,以平和的心去生活,心靈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當一個人無法控制心魔時,往往你也就變成了魔鬼,最終走向自己設好的囚籠。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絕大多數(shù)人卻根本意識不到這一點,我們以為捆住自己的是繩索,殊不知卻是自己的心,唯有愿意釋放自己,愿意主動走出囚室,我們才能走完劫難重重的人生,才能在世事的束縛下活得自由自在。能馴服野馬的人,未必能駕馭自己,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唯有懂得自我克制,才能戰(zhàn)勝心中的牢籠,重獲自由自在的心。

人們常說,“捉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蓖庠诘慕d容易破除,心靈的囚室卻是堅不可摧。不管我們從事怎樣的職業(yè),有著怎樣的背景和過去,最重要的都是戰(zhàn)勝自己,而不是向他人證明堅強。人生猶如戰(zhàn)場,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就是西風壓倒了東風,唯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武器,所以不管別人是否看得起自己,我們都不能看輕自己。唯有看得起自己的人,才有自信破除心中的牢籠,才能贏得心靈的最終解脫。

有時候,一個小小的決定和一個微妙的想法也能改變一個人的心態(tài),心靈是否自由,關(guān)鍵看我們?nèi)绾慰创S形幢卣娴?,無未必真失,有無隨緣、得失在心。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