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職場勵志 >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 > 第十三章 小公司老板的形象不可輕忽
第十三章 小公司老板的形象不可輕忽
作者:王劍   |  字數(shù):10680  |  更新時間:2015-03-02 14:07:39  |  分類:

職場勵志

161小公司老板的形象不可輕忽

良好的形象是管理者成功的基礎,是管理者樹立威信的前提。管理者的形象,作為企業(yè)形象的一個重要標志,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yè)的發(fā)展。管理者良好的形象可以向客戶傳達卓越的企業(yè)文化,可以提升客戶的信任度。管理者良好的形象可以向員工傳遞積極的影響力,使員工重視禮儀素養(yǎng)和職業(yè)形象。

香港著名的企業(yè)家李嘉誠,在總結50多年的管理經(jīng)驗時,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想成為團隊的老板,那么這簡單得多,因為你的權力來自于你的地位,這可來自上天的緣分或憑仗你的努力和專業(yè)知識;如果你想做團隊的領導,則較為復雜,你的力量源自人格的魅力和號召力?!?/p>

從李嘉誠的話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企業(yè)老板要想成為領導者,就必須把自己具備的素質(zhì)、品格、作風、工作方式等發(fā)揮在領導活動過程中,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領導任務,展現(xiàn)領導能力。如果一個領導者沒有人格魅力,沒有良好的形象,那么他的能力是難以得到完美體現(xiàn)的,即使他的權力再大,也無法帶領團隊走向成功。那么,領導者怎樣樹立良好的形象呢?

(1)保持標志性儀態(tài)

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人對他人的第一印象一半以上受對方的外在形象影響。作為企業(yè)領導者,你的個人風格與你的職業(yè)密切相關,是你公司的象征,因此,你有必要保持標志性的儀態(tài)和風格。當別人看到你的這種風格時,他就很容易想到你的企業(yè),這樣一來,你的形象就會成為你企業(yè)的商標。

(2)輕松自如地運用肢體語言

人際交流專家、女性總裁組織的總裁馬莎·費爾斯通博士曾說:“一個特定的信息可以由多種非語言的行為來傳遞。如果在一次特定的交流中,持續(xù)出現(xiàn)一種表達積極信號的非語言的行為,那么這次交流肯定向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边@種非語言的信號如果運用不好,在幾秒鐘之內(nèi)就可以摧毀你的形象。例如,緊張時的坐立不安、得意時的手舞足蹈、交談時的東張西望等等,因此,管理者一定要注意從容地運用肢體語言。

(3)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最能表達人的情緒,假如你整天愁眉苦臉,相信別人對你不會產(chǎn)生好印象。下屬看到你整天愁眉苦臉,很可能對你敬而遠之,生怕不小心惹惱你;客戶看到你愁眉苦臉,也很容易拒絕與你合作。因此,一定要展現(xiàn)出積極的面部表情,露出你的笑容,表現(xiàn)出你的淡定。這樣才有成功領導者的風范。

身為企業(yè)領導者,一定要注意運用非權力影響力來感染你身邊的人,尤其是你的下屬。從你的形象上,如果下屬看到了積極樂觀,光明磊落,那么下屬將會增進對你的好感,從而促使他們服從你的管理。

162自己做到才能要求別人

有人說,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管理者,要花50%以上的精力去為員工做表率。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管理者每天上班不守時,怎么要求下屬守時呢?一個上班常打私人電話、上網(wǎng)聊天的管理者,怎么要求下屬集中精神、全力以赴地工作呢?一個背后說客戶壞話,吃公司回扣的管理者,怎么要求下屬真誠對待客戶、忠于公司呢?

相反,如果管理者不論刮風下雨、雷打不動準時上班,那么他的下屬還好意思遲到?如果管理者嚴于律己,上班時認真對待工作,那么他的下屬還敢為所欲為?如果一個管理者對客戶畢恭畢敬、真誠地為客戶服務,下屬如何敢傲慢滑頭呢?所以,如果你想要求下屬,請自己先做到,你做到了,下屬相應地都會自覺起來。

李嘉誠在管理中,非常重視給員工做榜樣。他經(jīng)常對自己的員工說:“自己沒有做好,怎么能要求別人做到呢?”雖然李嘉誠是董事會主席,但是他和普通員工一樣遵守公司的制度,從來不會輕易違反公司的規(guī)定。為了節(jié)省時間,提高開會的效率,他要求高階主管開會要注意控制時間,最長不能超過45分鐘。如果超過了規(guī)定的時間,一定要立即終止,如果有的事情沒有處理完,必須自行找時間處理。

制度剛出臺時,很多人一時間適應不了,開會經(jīng)常超時。有一次,李嘉誠和幾名董事開會忘了時間,當他們看表時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超過了一個小時。李嘉誠當即決定散會,幾位董事提醒李嘉誠事情非常緊急,希望破例處理完。但李嘉誠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是公司的高層人員,如果我們做不到,怎么樣求員工做到呢?公司上下有數(shù)千雙眼睛,都在盯著我們呢,我們一定要做出好榜樣?!?/p>

海爾的張瑞敏曾經(jīng)說過:“管理者要是坐下,部下就躺下了?!边@句話告訴我們,如果管理者不加強自我約束力,不做好表率,部下就會更加放松、放縱,這樣就無法管好企業(yè)。只有自己先做到,才能要求別人做到,用實際行動去影響員工,才能產(chǎn)生強大的感召力。

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曾經(jīng)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弊鳛楝F(xiàn)代企業(yè)的領導者,應該努力以身作則,給部下樹立良好的榜樣。否則,上梁不正下梁歪,很難把企業(yè)經(jīng)營好。

163平易近人,幽默會讓你更有親和力

平易近人是人際關系的黏合劑,是人際交往過程中優(yōu)秀的特質(zhì)之一,可以很好地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從而構建人與人之間友誼的橋梁。在企業(yè)中,對待員工時如果你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平易近人,那么會使你顯得更有親和力。如果你再表現(xiàn)出幽默感,那么你將很容易贏得員工的好感。

張經(jīng)理見一女下屬經(jīng)常周一遲到,他想提醒她一下,于是問道:“李小姐,星期天晚上有空嗎?”女下屬笑著說:“當然有,先生!”張經(jīng)理說:“那就請你早點睡覺,省得經(jīng)常周一早上上班遲到?!迸聦傩χc了點頭,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接受了上司的提醒。

還有一次,下屬小王因為一個方案被否定了,沖動之下要和張經(jīng)理決斗。張經(jīng)理笑著說:“決斗我可不怕你,不過,我有個小小的要求,時間、地點及武器由我決定?!毙⊥跬饬恕?/p>

張經(jīng)理說:“時間就是現(xiàn)在,地點就在我的辦公室,武器用空氣?!?/p>

小王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起來,一場沖突就這樣輕易化解了。

在管理中,運用幽默不僅可以松弛上下級之間緊張的關系,還可以避免與下級發(fā)生沖突,即便產(chǎn)生了沖突,幽默也是最好的化解方法。上文的張經(jīng)理就善于運用幽默,既能恰到好處地提醒下屬注意上班紀律,又可以及時撲滅下屬的怒火,使大家在一番歡笑中淡化矛盾。這就是管理者的高明之處。

作為一名管理者,既要有平易近人的修養(yǎng),又要善于運用幽默的智慧,因為平易近人會使你有好的人緣,用語幽默會使你更有親和力。這樣才能游刃有余地處理與下屬和同事的關系。

164感情用事不是好老板的作風

在遇到不順的時候,有些管理者往往喜歡感情用事,憑個人的愛憎或一時的感情沖動來處理事情。殊不知,這樣做會使他們錯失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還會給人留下一個暴躁、不成熟的丑陋印象。

試想一下,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在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發(fā)泄憤怒、追究下屬的責任,甚至將下級罵得狗血噴頭,而不是盡快想辦法解決問題、彌補損失,那么最后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嚴重,還會給下屬留下無能的印象。因此,學會控制情緒,拒絕感情用事是好老板應有的作風。

米德將軍是林肯的下屬,他曾因為拖拖拉拉、不服從林肯的命令而貽誤戰(zhàn)機,錯失了一舉殲滅敵對勢力李將軍的大好機會。林肯得知此事后,氣得渾身發(fā)抖,他大聲吼道:“上帝呀!這是為什么?他們已經(jīng)在我們的手邊了,只要一伸手,他們就成為我們的了;可是我的言語和行動就沒能使我的部隊動一動,在這種情況下,幾乎任何一位將軍也能把李將軍打敗。如果我去那里,我將親手給米德一個耳光?!?/p>

在這種暴怒情緒的支配下,林肯依然能夠控制自己冷靜下來,然后給米德寫了一封信:“我親愛的將軍,我相信你并不了解李將軍逃跑所造成的后果將是多么的嚴重。他已經(jīng)落到了我們手里,如果殲滅他,就會立即結束戰(zhàn)爭,可是如果不這樣,戰(zhàn)爭將無限期地拖延下去,你當時怎么會在南岸那么做呢?要說你現(xiàn)在還能再做出更多的成就,那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我現(xiàn)在也根本沒這個指望。你的黃金時間一去不復返了,而我也因此感到無比遺憾?!?/p>

然而,就是這樣一封信,文字中沒有半點批評的話語,而且一直未被林肯寄出去。多年以后,林肯去世了,人們才在他的文件夾里發(fā)現(xiàn)了這封信,它一直保存得很好。

毫無疑問,林肯是一位理智的領導者。事實上,如果林肯臭罵米德將軍一頓,也許只能激起米德的極力辯解,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好處。聰明的他肯定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選擇寫信來發(fā)泄不滿情緒,表達內(nèi)心的失望。

在企業(yè)管理中,管理者不妨向林肯學習,當公司出現(xiàn)問題時,試著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然后通過積極的思考來轉(zhuǎn)移壞情緒,以免暴怒之下惡語傷人,有失管理者的領導風范。

出了問題之后,首先應該著手解決問題,待問題解決之后,再去追究下屬的失職之責也為時不晚。同時,記得追究自己的責任,因為下屬工作不力,導致出現(xiàn)問題,作為管理者,你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樣才能讓下屬更加信服。

165不要陷入偏見的泥潭

下面是一位管理者講述的故事:

幾年前,我們單位來了一位女員工,由于他穿著過于時髦,讓我感覺很不舒服。于是,我對她產(chǎn)生了偏見,認為她只是一個華而不實的女人,是一個花瓶,不會有什么真本事,因此,在工作中,我總是把重要的任務分配給其他人,從不讓她參與進來。

一段時間后,這位女員工大概看出了我對她的偏見,于是選擇了辭職,去了同行的另一家企業(yè)。然而,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一年后,她竟然在那家公司干得風生水起,工作業(yè)績特別突出,還寫了多篇國家級重要論文,在重要的期刊上發(fā)表,深得領導的賞識和器重。

由于我的偏見,導致一個優(yōu)秀人才白白流失,這件事讓我感到十分后悔。從那以后,我明白了不能帶著偏見看人,每當我對一個人有偏見時,我就會提醒自己:不要用膚淺的眼光看人,多去了解他,才能知道他的實力。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帶著偏見看人。當我們看到一個人臉上有塊刀疤時,就想當然地認為他不是一個好人,趕緊避而遠之;當我們看到別人來自農(nóng)村時,就想當然地認為他沒有修養(yǎng),于是看不起他、小瞧他;當我們看到員工在某方面有缺陷時,就錯誤地認為他另外一些方面也不行……

其實,并不是別人真的不行,而是我們帶著有色眼鏡看人。作為一名管理者,一旦陷入了偏見的泥潭,后果是非??膳碌模拖裆衔哪俏还芾碚?,只因他的偏見,逼走了一位優(yōu)秀的人才,這對企業(yè)而言是巨大的損失。

古人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很多時候,偏見會令管理者陷入痛苦、煩惱的泥潭,失去客觀看人、理智用人的智慧。因此,放下偏見,對員工多一點包容、多一點接納吧,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人心,才能得到人才的支持。

沒有偏見,才能包容一切。當你對一個人持有偏見時,你就難以做到公平與公正地對待他。當你對一群人持有偏見時,就會影響整個團隊的友愛與團結。因此,放下偏見,才是企業(yè)管理者應有的素養(yǎng)。

166許諾別人,一定要恪守信用

日本“經(jīng)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說過:“想要使下屬相信自己,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你必須經(jīng)過一段漫長的時間,兌現(xiàn)所承諾的每一件事,誠心誠意地做事,讓人無可挑剔,才能慢慢地培養(yǎng)出信用。”因此,當你許諾別人之后,一定要恪守信用,這是你贏得別人信任的最好辦法。如果你輕易許諾,卻不去兌現(xiàn),那么只會失信于人。

有一位小公司的老板許諾下屬:“下個月,我給你每月200元的住房補貼?!钡搅讼聜€月發(fā)工資時,下屬見老板并未給他200元的補貼,于是忍不住提醒老板。未曾想到,老板支支吾吾地說:“這個月已經(jīng)給你加了100元的工資,就不給你住房補貼了,下個月再給你?!毕聦僖荒槻粣?,雖然他沒再說什么,但從此以后,他不再信任老板。半個月之后,這位下屬提出了辭職,理由是:跟著一個不守信的老板,永遠不可能有前途。

不要懷著無所謂的心態(tài)敷衍下屬,要知道,下屬通常會隨時注意你的一言一行,尤其是當你許諾之后如果沒有兌現(xiàn),下屬認為“我被騙了”,那么他對你所產(chǎn)生的憤怒是無法估量的。此時,如果你能彌補過失,應該盡快彌補。以上文為例,馬上兌現(xiàn)200元的住房補貼。如果確實無法兌現(xiàn),不妨誠心誠意地向下屬道歉。

無論有沒有第三者在場,作為公司的管理者,當你與員工談話時,千萬不能輕易許諾。如果你把許諾當成家常便飯,把違背諾言也當成家常便飯,那么下屬會認為你說話不負責任,毫無誠信可言,以后他不可能再相信你,你下達的命令他可能也不會認真對待,你對他所采取的激勵,也不會產(chǎn)生效果。所以,如果你想給下屬留下誠信的形象,請記?。涸S諾之后,一定要恪守信用。

你想擁有駕馭下屬的卓越能力嗎?那就必須做到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記住幾點忠告:不要向下屬承諾你辦不到的事情;不要向下屬承諾尚未決定的事情;不要做出自己無力貫徹的決定,不要發(fā)布下屬無法執(zhí)行的命令。

167當家人就是要敢于承擔責任

世界上有兩種管理者,一種管理者在努力辯解,推卸責任;一種管理者在不停地表現(xiàn),敢于擔當。毫無疑問,真正優(yōu)秀的管理者應該盡量地表現(xiàn),少去辯解,要敢于負起責任。當出現(xiàn)問題時,首先去反省是不是自己的原因?當準備推卸責任時,想一想自己是否也應該承擔責任?

美國著名管理顧問史蒂文·布朗曾經(jīng)說過:“管理者如果想發(fā)揮管理效能,必須得勇于承擔責任?!泵绹偨y(tǒng)杜魯門就是這么做的,他在自己的辦公室門口掛了一個醒目的牌子,上面寫著:“Bucketsstophere?!币馑际菃栴}到此為止,不會再把問題傳給別人。其實,每一位管理者都應該把這句話當成自己的座右銘。

在很多情況下,管理者應本著對工作和下屬負責的態(tài)度,敢于負起責任,敢于面對問題,把過失攬到自己身上,這不僅不會影響你的威嚴,還能使你更加容易贏得下屬的信任。下屬會覺得,追隨你有一種安全感,大家會團結在你的領導下,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敢于承擔責任,能體現(xiàn)一個管理者的氣度和修養(yǎng),也容易贏得下屬們的尊重和信任。敢于承擔責任,還能為下屬樹立榜樣,起到表率作用,營造積極負責、敢于擔當?shù)钠髽I(yè)氛圍,使整個團隊在積極的影響下成長。

168不要隨便顯露你的情緒

總是把情緒寫在臉上,會使人輕易把你的內(nèi)心看透,把你的想法看穿,有損你的形象,不利于樹立你的威嚴。作為一名管理者,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凡事泰然處之。這樣才能彰顯沉穩(wěn)的氣度,讓下屬從你的臉上看到信心和希望。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有個老婆黃氏,此女發(fā)黃面黑,長得非常難看,但是諸葛亮欣賞她的才華和品德。自從諸葛亮娶了這個賢內(nèi)助之后,他就受益匪淺,后來掛印封侯,成就偉業(yè),也有這個賢內(nèi)助的功勞。

傳說諸葛亮手里的鵝毛扇就是黃氏送給他的禮物,這把扇子上畫著八陣圖,黃氏讓諸葛亮隨身攜帶,有三個目的:一是不忘夫妻恩愛,二是對行軍作戰(zhàn)大有裨益,三是告誡他息怒。因此,諸葛亮輔佐劉備時,才會經(jīng)常搖著扇子,一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姿態(tài)。

黃氏為什么要送諸葛亮鵝毛扇呢?因為他發(fā)現(xiàn)諸葛亮暢談天下大事、說到胸中大志時,就器宇軒昂;談到劉備先生想請他出山時,就眉飛色舞;一講到曹操,就眉頭深鎖;一提到孫權,就憂戚于心。黃氏說:“大丈夫做事情一定要沉得住氣,我送你這把扇子就是給你用來遮面,擋你的臉的。”

每當諸葛亮拿起鵝毛扇一搖,他就想起了妻子的叮囑,于是頭腦很快就冷靜下來。所以,我們才能看到諸葛亮泰然處之、鎮(zhèn)定自若的神態(tài)。

身為企業(yè)的管理者,不要隨便顯露你的情緒,對你管理企業(yè)、領導下屬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管理者的情緒對下屬有強大的影響力,當管理者情緒激昂時,會給下屬帶來激情;當管理者的情緒失落、沮喪、憤怒時,會帶給下屬恐慌和不安。下屬在管理者手下做事,希望有一個安定的環(huán)境,而不希望經(jīng)常處于動蕩不安的氣氛中,在平和的氛圍中,他們才能按部就班地把工作做好。為此,管理者必須做到這樣幾點:

(1)不要把喜怒哀樂掛在臉上。

(2)不要逢人就訴說你的困難和遭遇。

(3)在征詢下屬意見之前,請先思考,但不要講出來。

(4)不要一有機會就在下屬面前嘮叨你的不滿。

(5)重要的決定盡量和別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發(fā)布。

(6)講話做事時,不要有任何慌張的神色,走路也是。

不隨便顯露情緒,是一種成熟,是一種城府,是一種管理的智慧。作為一名管理者,保持情緒穩(wěn)定,才能營造穩(wěn)定的團隊氛圍。因為管理者的情緒就是團隊成員情緒的源頭,源頭輕浮不定,員工也會心神不寧。

169情緒不穩(wěn)定,則管理不穩(wěn)定

有一個故事對管理者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三國時期,孫權派呂蒙奪取荊州,關羽戰(zhàn)敗,還被吳軍殺害。關羽死后,孫權把關羽的人頭獻給曹操,想嫁禍曹操,但曹操識破了孫權的詭計,于是將計就計,以重禮安葬關羽。蜀人得知此事,都對孫權恨之入骨。尤其是劉備,他一怒之下,率水陸兩軍數(shù)萬人馬遠征吳國,雖然諸葛亮和上將趙云苦苦相勸,但他根本不聽。

劉備率軍深入?yún)蔷硵?shù)百里,吳軍主將陸遜采取固守不出的策略,不與劉備軍隊正面交鋒。就這樣,蜀軍與吳軍一直對峙了4個月,吳軍沒有后退半步,蜀軍也沒有前進半步。當時正值炎炎夏日,烈日當空,蜀軍水兵在船上酷熱難耐,只好上岸在夷陵一帶扎營,以躲避酷暑。

陸遜見劉備的軍營綿延百里,而且都在茂密的樹林里,于是采取了火攻破蜀的策略。結果一把火燒掉了蜀軍的大營,蜀軍在毫無防備的狀態(tài)下亂作一團,幾十座軍營全被燒毀,然后陸遜率軍乘機掩殺,蜀兵死傷無數(shù)。劉備在眾將的殊死奮戰(zhàn)下,才逃出來。經(jīng)此一戰(zhàn),蜀軍元氣大傷,劉備不久之后在絕望中病死了。

劉備之所以慘敗于吳軍,原因就在于他在沖動之下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因為人在情緒不穩(wěn)定、沖動的時候,很難做到理智地思考問題,制定成熟的戰(zhàn)略部署。同樣,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你不懂得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經(jīng)常在沖動的時候做決定,那么你也會把團隊帶入困境的泥潭。

管理者的情緒不穩(wěn)定,管理也會不穩(wěn)定,整個企業(yè)也會陷入動蕩和危機之中。因此,管理者要明確情緒在工作中的利害,并把個人情緒盡量和工作事務分離開來。在決策時,切記要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保持平穩(wěn)的心理狀態(tài)。

管理者要及時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緒對自己的影響,讓自己保持平穩(wěn)的情緒。在做決策時,不要帶著負面情緒;與下屬交流時,不要帶著沖動情緒。這樣才能做出好的決策,才能維持企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

170守靜致遠,不輕率決策

每個人在生活中,難免都會做出這樣或那樣輕率的決定或行動,但是作為一個擁有決策權的管理者,如果任憑心情、經(jīng)驗想當然地拍板定案、蓋棺定論,輕率地做出決定,往往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嚴重后果。

1939年,德國物理學家哈恩率先發(fā)現(xiàn)了原子核裂變現(xiàn)象,并預見到利用裂變中的中子鏈式反應原理,可能會制造出殺傷力極大的武器。不久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德國、美國的科學家都開始思考利用這一原理制造原子彈,他們紛紛向各自國家的最高當局匯報這一想法。但是德國的最高統(tǒng)帥希特勒和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對這一匯報,做出的決定截然不同。

希特勒在二戰(zhàn)開始階段,采用“閃電戰(zhàn)”戰(zhàn)術取得了不少勝利,他特別醉心于這種戰(zhàn)術,當?shù)萝妳⒅\人員把制造原子彈的方案告訴他時,他問:“這個玩意兒能否在六個星期之內(nèi)研制成功?”得到的回答當然是否定的。于是,希特勒輕率地做出決定:“凡是六個星期之內(nèi)無法研制成功的武器,一律不準研制?!?/p>

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是怎樣的態(tài)度呢?一開始他也懷疑原子彈的功效。但是后來在愛因斯坦等著名科學家的勸說下,他才意識到原子彈的威力,于是督促研究人員盡快研制,并由此推進了研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這也使美國率先掌握了核武器。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輕率地做決定是不明智的,因為輕率的決定往往不周全、不理智,甚至是片面的、魯莽的、幼稚可笑的。

這就好像一個未婚的男士對一個女孩說:“我對你一見鐘情,你嫁給我好嗎?明天就結婚?!倍⒁娔惺靠雌饋聿诲e,于是輕率地答應了。如此重大的事情,女孩卻那么輕易地做決定,也許她會痛苦一輩子。同樣,管理者如果輕率地做決定,企業(yè)也可能“痛苦”一輩子,甚至直接滅亡。

輕率的、不加思考的決定是沒有遠見、不成熟的,不但會讓自己碰破腦殼,而且還會讓下屬們也跟著碰破腦殼。優(yōu)秀的管理者不應該拍腦袋做決定,而要全面思考、分析利弊,做出更科學、合理的決策,這樣企業(yè)的發(fā)展才有保證。

171處變不驚,體現(xiàn)出大將風度

一個優(yōu)秀的管理者,一定要有處變不驚的修養(yǎng),否則難堪大任??梢约僭O一種場景,公司經(jīng)營突然出現(xiàn)危機,產(chǎn)品質(zhì)量問題被曝光,管理者一聽當場急得慌亂起來。下屬們看在眼里,會作何感想呢?下屬們肯定會想:大事不好了,公司要完蛋了,還是趕緊撤吧!管理者應該成為下屬的“定心丸”,要發(fā)揮安撫人心的作用。越是在危機面前,越要處變不驚,這樣的管理者才能體現(xiàn)出大將風范。

戰(zhàn)國時代,秦國獨強,各國都懼怕秦國,經(jīng)常割城池給秦國。有一次,趙國得到一塊和氏璧,相傳價值連城,秦王得知這一消息后,就打起了和氏璧的主意。秦王派使者前往趙國,表明愿意用15座城池換和氏璧。

趙王心想:秦王一向只想占便宜,從來不肯吃虧。這一次這么大方,肯定有問題。如果不答應秦王的要求,又擔心秦王發(fā)兵。答應吧,又怕上當。趙王思來想去,不知道怎么辦,就和大臣們商量,但大臣們也想不出好辦法。

后來藺相如自告奮勇地帶著和氏璧前往秦國面見秦王,秦王看到和氏璧后,愛不釋手,東撫西摸,大有占為己有的邪念。藺相如察顏觀色,深知秦王的小心思,于是謊稱和氏璧有瑕疵,讓他給秦王指出來。然而,當他把和氏璧拿到手里之后,馬上做出要摔碎的姿勢,說:“秦王,如果你不講道理,想霸占和氏璧,我藺某就血濺七尺,連璧玉一起摔碎。那時候,玉碎了,大王的信用也碎了,人人都會指責您的不是。”

秦王訕訕地笑了笑,最終被藺相如的處變不驚折服。

處變不驚是一種超強應變力的表現(xiàn),即當事物發(fā)展的偶然性表現(xiàn)在面前時善于靈活地處理的能力。作為一名管理者,縱然判斷力和預見性再強,也不可能完全預見事物的發(fā)展,因此,突發(fā)事件是難免的。這就要求管理者必須具備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應變能力,最大限度地將偶然因素變成實現(xiàn)目標的有利因素。

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達到“心有驚雷而面如平湖”的境界,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要保持鎮(zhèn)定自若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從容理智地做出應變策略,最后贏得勝利。

172優(yōu)柔寡斷是做領導的大忌

市場行情瞬息萬變,決策時稍有猶豫和拖延,就會降低決策的效率,還可能直接錯失機遇。因此,領導者在決策時一定要堅定果斷,絕不能顧慮重重,畏縮不前。看看那些成功的企業(yè)家,他們都稱得上是英明的決策者。

20世紀50年代中期,歐美市場上塑膠花逐漸受人歡迎,很多人都喜歡在家里裝飾塑膠花。李嘉誠發(fā)現(xiàn)這一行情后,意識到了其中必有商機,于是他當機立斷,丟下其他生意,全力投資生產(chǎn)塑膠花,由此占據(jù)了市場,賺得了滾滾財源,他的塑膠花工廠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膠花工廠,他也被譽為“塑膠花大王”。

60年代后期,李嘉誠預測到塑膠花市場將會由盛轉(zhuǎn)衰,于是他立即做出退出塑膠花行業(yè)的決定,避開了一場塑膠花行業(yè)危機。20世紀60年代末,李嘉誠看到香港經(jīng)濟開始起飛,地價狂飆不止,李嘉誠認識到地產(chǎn)業(yè)充滿無限商機。于是他迅速購置大量土地,從事房地產(chǎn)開發(fā)行業(yè),為此他又大賺一筆。

李嘉誠的成功與其果斷決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決策時他反應敏銳,處事果斷,懂得該進則進、該退則退。所以,他才能在香港、亞洲以及世界領域獲得舉足輕重的地位。

眾所周知,在戰(zhàn)場上只有果斷把握戰(zhàn)機,才能把戰(zhàn)爭的主動權和勝利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里。其實,商戰(zhàn)也需要把握商機,而優(yōu)柔寡斷是最大的忌諱。如果你不想讓機遇白白流失,不想讓成功擦肩而過,就要培養(yǎng)敢于決斷的素質(zhì)和魄力。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優(yōu)秀的管理者。

在決策時,經(jīng)過一些慎重的利弊分析和權衡之后,行就行,不行就拉倒,絕不要陷入模棱兩可、猶豫彷徨中。決定了就不要懷疑自己,而要立即行動起來。只有這樣你才能避開優(yōu)柔寡斷的折磨,把轉(zhuǎn)瞬即逝的機會牢牢把握在手里。

173既要能力非凡又要謙恭待人

很多人有了一定的能力、職位、權力之后,往往因為高傲、愛面子、怕被瞧不起等原因,變得傲氣十足,無法做到謙恭待人。事實上,別人不會因為你謙恭待人而小瞧你,相反,大家會認為你充滿親和力,會對你產(chǎn)生好感和認可。

作為一名企業(yè)管理者,既要有過人的能力,也不能缺少謙恭的待人處事態(tài)度。這樣會讓下屬覺得你更加具有人格魅力、親和力。遺憾的是,在很多企業(yè)中,具備謙恭態(tài)度的管理者并不多見。也許在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初期或陷入困境時,管理者能夠謙恭待人,和下屬打成一片,把下屬當成兄弟一樣對待,但是當企業(yè)處于穩(wěn)步發(fā)展和上升期時,管理者往往會得意忘形,變得居功自傲、高高在上。這就是人性的弱點使然,這往往是管理者鑄下大錯或失敗的重要原因。這一點在三國時期的劉備身上表現(xiàn)最為典型。

在基業(yè)初創(chuàng)時,劉備拜徐庶為師、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泣淚留趙云、三躬謝法正……之后劉備得到了西川,實現(xiàn)了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在稱帝之前,劉備是非常謙恭的,這也使得他獲得了很多人才的輔佐,也做出了很多英明的決策,由此才建立了西蜀的霸業(yè)。

然而,自從劉備當上了皇帝,他的謙恭之心就慢慢消退了,在治國與軍事戰(zhàn)略上逐漸變得獨斷專行,最終在失去關羽之后,一意孤行地遠征東吳。面對諸葛亮、趙云等幾乎所有大臣的勸諫,他置若罔聞,結果兵敗白帝城,羞憤而亡,多年苦心經(jīng)營的蜀國也逐步走向了衰落。

看完劉備的故事,再反觀一些謙恭的帝王,比如周文王,為請姜子牙出山,他讓姜子牙坐輦,自己拉車。后來在姜子牙的輔佐下,打下了維系800多年的大周江山。周文王退位后,周武王繼承了這種謙恭的態(tài)度,最終擊敗了商紂,建立了大周王朝。盡管這個典故有演義的成分,但是周朝從周文王開始,就形成了謙恭待人、禮賢下士的良好作風,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是為什么周朝可以長存800多年的重要原因。

在當今的企業(yè)管理中,如果管理者懂得謙恭待人,不僅可以贏得大家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同,還可以獲得更多的建議、思想和智慧,從而使管理者更好地制定決策。

曾幾何時,IBM是一個盛行官僚作風的公司,管理者聽不到下面的聲音,聽到了下面的聲音也置之不理。因此,制定的決策頻繁失誤,逐漸使企業(yè)陷入虧損狀態(tài)。后來,郭士納擔任總裁,由于他是IT行業(yè)的門外漢,于是他采取謙恭的態(tài)度,不斷向各部門征求和了解大家的意見、建議,虛心地向庫管人員求教。漸漸地,他改變了員工對管理者的不信任態(tài)度,逐漸贏得了員工們的擁護和信任。最后,謙恭的態(tài)度如春風般吹襲了整個IBM管理層,吹散了IBM沉積多年的傲慢官僚作風。

從IBM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管理者擁有謙恭的態(tài)度,對企業(yè)的發(fā)展有多么重要的意義。相比于管理者的能力,也許謙恭的態(tài)度更為重要,郭士納對IT行業(yè)不懂,但卻能管理好IBM,這就是最好的說明。

謙恭不是一種表面姿態(tài),而是一個人內(nèi)在品德和修養(yǎng)的高度表現(xiàn)。虛心學習下屬的長處,謙恭地對待下屬,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虛懷若谷,這應該成為每一個管理者的座右銘。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