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社科心理 >別讓沉不住氣毀了你 > 第五章 沉不住氣,愛發(fā)脾氣注定沒有大格局
第五章 沉不住氣,愛發(fā)脾氣注定沒有大格局
作者:謝國計   |  字數(shù):13607  |  更新時間:2015-02-27 16:56:56  |  分類:

社科心理

發(fā)脾氣是個人情緒中的一種常態(tài)反應(yīng),是出于發(fā)泄不滿、緩解壓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可是發(fā)脾氣往往會造成一些負面的結(jié)果,尤其是愛發(fā)脾氣的人更容易把事情搞砸。因為發(fā)脾氣的時候,個人往往難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反而容易被情緒所掌控,結(jié)果容易得罪別人,所以一個人最好還是要少發(fā)脾氣,即便遭遇到不公平的對待,也要保持冷靜,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yīng)環(huán)境,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沖突時沉住氣,給人留面子給自己存人情

在NBA中,凱爾特人隊和湖人隊堪稱世仇,每次兩支隊伍相遇都會擦出激烈的火花,在1969年的總決賽當(dāng)中,湖人隊和凱爾特人隊再次相遇,而且一路廝殺到第七場,最終凱爾特人驚險獲得總冠軍??墒遣豢伤甲h的一幕發(fā)生了,所有的凱爾特人球員都同意將總決賽MVP頒給湖人隊的韋斯特,事實上,這樣的獎項只會頒給獲勝球員的一方,更何況這兩支隊伍在比賽中結(jié)下了很深的仇恨。但是凱爾特人的球員認為韋斯特配得起這樣的榮譽,所有的人都尊重和佩服他,正因為如此,韋斯特很有尊嚴(yán)地成為了無冕之王,而凱爾特人的大度也贏得了湖人隊上下的尊重。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遵循成王敗寇的理念,尤其是面對自己的競爭對手和敵人時,更是嚴(yán)格要求自己要狠下心來打擊對方,絕對不允許有半點的遲疑,似乎那些對手天生就是我們應(yīng)該打倒的對象。這種是敵非友,是友非敵的想法往往會燃氣我們的斗志,可是從人際交往的角度來說,也很容易點燃彼此的怒火和沖突,對雙方關(guān)系的改善非常不利。

當(dāng)沖突發(fā)生的時候,我們不要總是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不要因此將對方貶得一無是處,更沒有必要把雙方的關(guān)系直接降到冰點。事實上任何沖突都有改善的余地,關(guān)鍵在于你是不是愿意給自己、給對方這樣一個和談的機會,看你愿不愿意化干戈為玉帛。如果你像炸藥桶一樣一點就著,一點就爆,那么情況自然會越來越糟糕,如果你能夠為別人考慮,能夠維護別人的尊嚴(yán),能夠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那么哪怕你們站在對立面,也會尋找到情感上的共鳴點,相信對方也會記住你這個人情。

有一次,在開往費城的火車上,一位老婦人由于在中途急匆匆地上車,所以很隨便地走進一節(jié)車廂中。就在老婦人坐上車不久之后,一個身材略微發(fā)福,外形邋遢的男子也走進車廂,他看了一眼老婦人,然后直接坐在老婦人的對面。男子沒有說話,只是隨手拿出一支香煙,旁若無人地抽起來。煙味讓老太太感覺到很不舒服,她故意咳嗽得很厲害,不過由于男子一直專注地看著窗外的風(fēng)景,所以沒有及時捕捉這個信號,更沒有發(fā)覺自己的行為對老人造成了困擾。

過了一會,老婦人終于忍無可忍了,她站起來拍了拍男子的肩膀,直接大聲訓(xùn)斥道:“先生,你多半是外國人吧!大概還不知道這趟車有一節(jié)吸煙的車廂,要知道,這里是絕對不允許抽煙的。”老婦人并不擔(dān)心和對方起沖突,而是憤怒地盯著男子,男子則非常驚訝地看著她,然后一聲不吭地熄滅了自己手中的香煙,并直接扔出窗外。

幾分鐘之后,一個列車員急匆匆地跑進這節(jié)車廂,看到老婦人后感到非常驚訝,于是禮貌性地對著老婦人說:“這位太太,實在非常抱歉,這里是格蘭特將軍的私人車廂,所以請您務(wù)必趕快離開?!崩蠇D人一聽說眼前的人就是南北戰(zhàn)爭期間大名鼎鼎的格蘭特將軍,整個人都癱軟在地板上,她非常不安地看著坐在對面的男子,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接下來自己會遇到怎樣的麻煩,可是格蘭特卻沒有計較,而是一直微笑著目送老人離開。

其實在遭受老人的無禮辱罵時,格蘭特將軍完全可以表明身份,或者用權(quán)勢來讓老人閉嘴,可是他沒有這么做,而是非常大度地接受了“錯誤”,給了老人最大的面子和尊重,也給予了對方最大的寬容。

事實上,格蘭特是一位大肚量的將軍,具有很強的包容心。早在南北戰(zhàn)爭結(jié)束的時候,他就寬恕了自己的老對手羅伯特·李,羅伯特·李曾經(jīng)是南方軍隊的統(tǒng)領(lǐng),按道理說應(yīng)該接受叛國罪的起訴,但是格蘭特卻寬恕了對方,而且給予很高的尊重和評價,正因為如此,他也贏得了羅伯特·李的敬重。正因為這樣,他才能夠以德服人,當(dāng)上美國的總統(tǒng)。

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沖突時,腦子里只有一個念想,那就是打擊和摧毀自己的對手,就是要不計代價地擊敗自己的敵人,而很少有人去想著給對手留下尊嚴(yán),想象著給對手給予足夠的尊重。比如爭吵的時候,我們常常將對方罵得很難聽,將對方變得一無是處,甚至故意抹黑對方,但是這種做法實際上并不明智,至少從長遠來看,只會讓雙方長期處于對立姿態(tài),對于沖突的解決沒有任何好處。

如果我們能夠沉住氣,愿意放下成見,能夠顧及對方的面子,維護對方的尊嚴(yán),那么相信你的對手也一定會對你感恩戴德,這樣有助于緩解矛盾。比如當(dāng)別人無意中冒犯你時,你可以用其他方法輕松地幫助他掩飾過去?;蛘哒f,當(dāng)你的對手失敗時,你可以給予足夠的贊美和評價。相信沖突雙方很快就能夠握手言和,不會再就此事斤斤計較下去。

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盟軍攻打德國軍隊時曾經(jīng)說過:“任何時候,都不要去詆毀你的敵人和對手,任何時候都要給予對手足夠的尊重。哪怕是為了打敗他們,你也要給予對方一個最體面的葬禮。”這就是一種氣度,這就是一種包容的心態(tài),如果我們把沖突看成是生死存亡的斗爭,看成是勢不兩立的對決,那么情況只會越來越糟,只有想辦法盡量維護他人的面子和尊嚴(yán),那么對方就沒有理由繼續(xù)和你作對,因為你的包容實際上為自己積攢了一個人情。

沉不住氣,怎么能壓得住事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人具有氣場,這種氣場不僅僅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吸引力,更是一種控制力,只要他出現(xiàn)在舞臺上,只要他出現(xiàn)在人群中,那么所有的人和事都會被他牢牢控制住,所有的活動都會圍繞著他的意志來進行。當(dāng)這種人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踏實,會感覺到任何困難都不算困難,任何難題都能夠輕易解決,他們是真正能夠鎮(zhèn)得住場子的人。

有些人遇到事情就慌亂成一團,根本不知道從何入手來解決問題,結(jié)果越忙越亂,越亂越忙,到最后把自己的意志給弄垮了。事實上,那些困難可能未必真的那樣難以解決,只不過我們常常一下子就慌了神,不知道該怎樣去動手解決了,所以才會把事情搞砸,才會讓事情越鬧越大,如果一開始就能心平氣和地穩(wěn)住陣腳,冷靜下來分析情況,尋找對策,那么事情解決起來就不會存在諸多的困難。

很多情況下,我們是被事情控制的,是跟著事情的發(fā)展來決定自己的走向的,而一個能鎮(zhèn)得住事情的人,能夠讓事情跟著自己的想法去走,這種人非常沉穩(wěn)冷靜,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夠沉住氣,認真分析和應(yīng)對,絕對不會亂了手腳。他們無論如何都會想出最好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都會做出最理性的判斷。

提起卡米拉,也許很多人都不夠了解這個名字,但是如果提起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婚姻的“小三”,相信很多人就會記起這個曾經(jīng)讓全英國人痛恨的女人。其實,從婚戀的角度來看,卡米拉并不是一個罪大惡極的人物,她只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且真正犯下錯誤的應(yīng)該是查爾斯,說實話,卡米拉其實和戴安娜一樣,也是一個值得同情的女人。

不過事實上,廣大的民眾從來不曾這樣看她,尤其是當(dāng)戴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的婚姻解體,以及戴安娜死于離奇的車禍之后,民眾對卡米拉的誤解和厭惡達到了頂峰,很多英國人都將卡米拉形容成惡魔般的女人和幸福破壞者。那時候卡米拉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但是她從來沒有站出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護過一句,也沒有在媒體面前反復(fù)高調(diào)地證實自己的無辜。

其實,在巨大的輿論攻勢下,很多人都會崩潰,尤其是女人,但是毫無疑問,卡米拉是一個能夠沉住氣的女人,她沒有因此而動怒,更沒有對自己愛上查爾斯王子這件事感到后悔,而是小心翼翼地應(yīng)付著媒體和大眾,冷靜地處理自己的生活私事。她的忍耐和低調(diào)最終將所有的事情壓制下去,而皇室和英國民眾也漸漸認可了這位新的王妃。

其實,現(xiàn)如今,很多見過卡米拉的人都會感覺到卡米拉身上所具備的優(yōu)雅、大度、從容的氣質(zhì),大家會發(fā)現(xiàn)卡米拉其實是一個鎮(zhèn)得住大場面的人,給人一種非常沉穩(wěn)的感覺,似乎任何事情在她看來都是風(fēng)輕云淡的。而這樣一個女人,能夠收獲查爾斯王子的心,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個人如果隨心所欲,常常由著自己的性子來辦事,那么只會把事情搞砸,如果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那么只會失去對事情的支配力和掌控力。一個人想要鎮(zhèn)住場面,想要確保事態(tài)不會惡化和失控,那么首先就要保持一個淡然心態(tài),要懂得沉住氣,一個沉不住氣的人是難以壓住事情的。

比如我們常常說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因為在特定的事實面前,只有沉著穩(wěn)定的人才鞥能夠看到時勢背后的機遇,才能善于把握機會,這樣的人最終能夠控制時勢、造就時勢。那些沖動行事、心浮氣躁、喜歡發(fā)脾氣的人過于情緒化,往往不能控制自己,更不必說去控制事態(tài)的發(fā)展了。

想要沉住氣,那么首先就要做到不大喜不大悲,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夠冷靜處理,冷靜面對,保持平常心態(tài),不會因為是好事而過度狂喜,也不會因為是壞事而過度悲觀絕望。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可以克制自己,都能夠冷靜下來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能夠做出最準(zhǔn)確最理智的判斷。

就像越王勾踐一樣,他被吳王闔閭打敗之后一心想要復(fù)國,為了完成復(fù)國大計,他隱忍著替吳王嘗糞便,隱忍著臥薪嘗膽,一步步實現(xiàn)自己的計劃。毛澤東當(dāng)年帶領(lǐng)紅軍進行萬里長征,一路上遭遇國民黨的圍追堵截,可是他能夠等閑看之,認真做好部署,結(jié)果保存了革命的火種。這些偉大的人物都具有寬廣博大的胸懷,能夠接受一切的考驗,能夠在任何事情面前都保持巋然不動的狀態(tài),所以最終能夠?qū)C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為人處世一定要冷靜,不管發(fā)生多大的事情,都不要亂了心性,一個人如果自亂陣腳,那么事情就容易失控,情況會越來越糟糕,而自己也就會失去把握機會的主動權(quán)。只有穩(wěn)住心情,保持淡定的姿態(tài),冷靜地面對問題、分析問題,才能夠更加從容地解決各種問題,人生的路也才會越走越開闊,越走越順利。

愚蠢的人生氣,聰明的人爭氣

著名作家夏衍曾經(jīng)講過一件事,他曾經(jīng)聽別人在圖書館里談?wù)摎v史,結(jié)果一時口快插了幾句嘴,結(jié)果其他人當(dāng)面指責(zé)他的看法非常幼稚,認為他不懂歷史就不要在這里胡說八道。夏衍聽了非常難過和生氣,但是他還是隱忍下來,然后發(fā)奮讀書,鉆研歷史,終于成為了著名的歷史學(xué)者。

其實夏衍就是一個非常聰明,且沉得住氣的人,在面對批評時,他沒有據(jù)理力爭,沒有為了要維護面子而和別人爭吵,也沒有為此而長時間生悶氣,他知道自己如果表達了不滿,實際上會招來更多的奚落和諷刺。而且自己在歷史方面的確不行,強行爭吵只會讓自己更加尷尬,所以他選擇了息事寧人,然后暗暗下定決心研究歷史,為自己爭回一口氣,向?qū)κ肿C明自己的實力。

做人一定要爭口氣,但是爭口氣并不意味著你要和對手一較高低,并不意味著你要打擊對手,你要將所有的怒氣發(fā)泄在對手身上,爭一口氣實際上是一種自我要求,別人認為你做不到的,你無需生氣,你激勵自己一定要做到;別人認為你不行的,你不用計較口舌之爭,應(yīng)該暗暗下定決心,完善自己。生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無論對方是諷刺你、挖苦你,還是真的在實話實說,其實你都沒有必要做出過于激烈的反應(yīng),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低姿態(tài),然后在實際行動中證明給對手看,讓他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讓他知道你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

哲學(xué)家康德說:“別人贊美我時,我不因此而高興,因為我知道自己可能有所不及;別人批評諷刺我時,我不因此而生氣,因為我知道自己應(yīng)該做到更好?!睉嵟鋵嵤菍ψ约簾o能為力的一種極端表現(xiàn),因為你無能為力改變事實,因為你沒有辦法讓別人改變對你的看法,因為你確實缺乏足夠說服他人的能力,所以會用憤怒來遮掩真相,要么就是用憤怒來轉(zhuǎn)移目標(biāo)和注意力。

事實上,只有那些愚蠢的人,才會因為別人不中聽的話而生氣憤怒,真正的聰明人是不會在口舌之爭上浪費時間的,他們會想辦法用完美的行動來復(fù)仇,來證明自己并不是一無是處。打敗對手的方法不是在爭吵中占到便宜,而是在行動中證明自己,憤怒只會貶低自己的智慧。

當(dāng)別人說了一些你不愛聽的話,當(dāng)別人明擺著就是諷刺你、針對你的時候,不要大動肝火,更沒有必要針鋒相對,因為生氣是弱者的表現(xiàn)。事實上,外在形式上的憤怒表現(xiàn)其實根本改變不了什么,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僵,只會讓自己被羞辱得更多。一個人想要讓別人對自己基于足夠的尊重,那么就要下定決心先讓自己強大起來,只有能力得到提高,只有在別人面前證明自己的實力,大家才會對你另眼相看,才會從心底尊重你的存在,到時候就沒人敢對你指指點點,也沒有任何人敢諷刺和挖苦你。

所以,如果有人侵犯了你的利益,那么沒有必要去生氣,要沉住氣,要謙卑地接受別人的批評,要懂得忍讓和忍耐,即便自己真的很委屈,也要想辦法將這種委屈壓抑在心底,然后轉(zhuǎn)化成為激勵自己的力量。

拿破侖是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君主和軍事家之一,他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歡迎,一方面在于他出色的領(lǐng)導(dǎo)能力和輝煌的功業(yè),另一方面則在于他百折不撓,在困難中崛起的精神。拿破侖曾經(jīng)率領(lǐng)法國人幾乎橫掃整個歐洲,曾先后數(shù)次擊敗盟軍,不過由于在入侵俄國時元氣大傷,最終導(dǎo)致拿破侖在滑鐵盧被盟軍擊垮,并且被流放到孤島上。這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拿破侖已經(jīng)完蛋了,大家都在忙著看法蘭西人的笑話,而且忙于瓜分法蘭西帝國的土地和財富。

被人流放在小島上是拿破侖一生的恥辱,但是他沒有因此而生氣,他將所有的恥辱都深藏在心中,然后一心圖謀著東山再起。果然,沒過多久,他想方設(shè)法逃出小島,重新回到了法國,而振臂一揮,很快組成了軍隊,并重新奪去了政權(quán)。這時候盟軍一下子亂了陣腳,他們這時候才意識到低估拿破侖是多么的愚蠢。

盡管由于實力過于懸殊,而且很多法國人也不愿意再連年征戰(zhàn)了,所以拿破侖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但是拿破侖已經(jīng)向整個歐洲大陸證明了自己無與倫比的天才和魅力,所有人都不敢輕視他的存在。有人曾經(jīng)提議殺掉拿破侖,但是卻擔(dān)心遭到法蘭西人民的報復(fù),而為了徹底困住拿破侖,他們最終將他流放到遙遠的太平洋小島上。

拿破侖曾經(jīng)說過:“沒有人會真正憐憫和同情一個失敗的人,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成為成功的那一類人?!闭驗槿绱?,他從來不去為自己的失敗、為自己受到的屈辱對待而生氣,而是想盡辦法從實際行動中來做出強硬回應(yīng),讓所有人都真正佩服他,都重視他的存在。

面對挫折,面對他人的奚落,面對他人的打壓,我們常常都會做出憤怒生氣的反應(yīng),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本能反應(yīng),因為每個人都有自我保護的傾向,而且都具有自尊心,都不允許別人肆意侵犯自己。但是我們是否靜下心來想過一個問題,自己為什么會失敗,自己為什么會受到他人的嘲諷和輕視,自己為什么得不到應(yīng)有的尊重?因為自己能力不濟,而這個硬傷實際上是沒有辦法依靠生氣來掩飾和改善的,生氣只會讓自己看起來更加軟弱和愚蠢。想要有所改變,那么就要沉住氣,就要懂得忍耐,要拿出決心來改變自己、提高自己,努力為自己爭回一口氣。

為過錯生氣,不如沉住氣為過錯反省

一個人是否具有成功者的特質(zhì),往往從他面對錯誤時的態(tài)度中就可以看出來,很多人在犯錯的時候態(tài)度就不夠端正。比如有的人犯了錯會不承認,總喜歡將錯誤推到別人身上,這種人缺乏擔(dān)當(dāng)精神,缺乏責(zé)任感;有的人犯錯后當(dāng)做沒事發(fā)生一樣,寧可錯下去也不愿意承認自己做錯了,這種人往往諱疾忌醫(yī),死要面子活受罪;有的人犯了錯喜歡找借口,認為自己得到的幫助不多,認為外在環(huán)境不好,認為干擾因素太多,重重借口的出現(xiàn)只會讓他們重復(fù)犯同一個錯誤;有的人能夠意識到自己犯了錯,也愿意承認自己犯錯,但是他們常常會因為犯錯而沮喪、而自責(zé),第一時間做的就是后悔和生氣,卻沒有想到應(yīng)該好好反省自己的行為。

因為犯錯而常常會陷入懊悔、苦惱和自卑之中的人,在承認錯誤這件事上的確很有擔(dān)當(dāng)和責(zé)任感,畢竟能夠意識到自己犯了錯這是好事,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太過自責(zé)和生氣。但是僅僅只是生氣和懊惱,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世界上沒有后悔藥,也沒有什么東西能夠彌補你犯下錯誤而造成的損失,而且一個人如果長時間陷入到后悔和生氣的狀態(tài)之中,很可能會進一步加重自己的悲觀失落情緒,這樣不利于問題的解決,而且對自己的傷害也會越深。

其實面對錯誤時,最好的方法是想辦法分析錯誤,反省自己的行為,然后糾正它、解決它,要杜絕以后再次發(fā)生類似的事情。當(dāng)錯誤出現(xiàn)的時候,只有認真反省自己,弄清楚自己為什么會犯錯,弄清楚自己在什么環(huán)節(jié)中犯了錯誤,了解并找到自己的軟肋和不足之處,從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xùn),并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這樣才能夠有效預(yù)防錯誤的再次發(fā)生。

有個美國男孩在父親的書房里玩耍的時候,非常好奇地打開了墨水瓶,可是之后卻忘了合上蓋子,結(jié)果后來一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導(dǎo)致書桌上的一份文件也被染上黑點。小男孩知道父親回來后一定會很生氣,于是就將這份文件偷偷丟到了火爐中燒掉了,他以為這樣就可以瞞過父親。

可是后來父親卻因為文件丟失而丟掉了工作,小男孩非常自責(zé),他向父親道歉后,就成天沉默寡言。有一天父親經(jīng)過花園,看到他正坐在那里發(fā)呆,而且表情很憂傷。父親于是走上前來,男孩看見父親后把頭低得更低了。

父親問道:“你為什么不說話?”

男孩回答說:“因為我做錯了事?!?/p>

“那么你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在哪了嗎?”

父親的突然問話讓小男孩感到不知所措,實際上在這次錯誤發(fā)生之后,他根本沒有什么心思向其他的事情,而是一門心思地沉浸在懊悔和深深的自責(zé)之中。如今父親這么一問,他一下子就覺得非常尷尬。

父親對著兒子說:“在我不是來看你后悔的,也不是來聽你說對不起的,更不是看你在這黯然傷神的,我希望看到的是你能找出原因,然后向我保證下不為例?!?/p>

小男孩這才意識到原來自己最應(yīng)該做的不是傷心自責(zé),也不是生氣懊惱,而是要找出犯錯的根源,這樣才不會再第二次犯同樣的過錯。從此以后,他再也沒有因為犯錯而自責(zé)過,后來他成為了美國國家經(jīng)濟決策的決定性人物,幫助美國解決了很多經(jīng)濟困難,也度過了經(jīng)濟危機,他就是美聯(lián)儲的主席格林斯潘。

··

··

心理學(xué)家認為,責(zé)備自己是最容易的事情,所以一旦人們犯錯,就會不由自主地拿自己“開刀問斬”,就會自覺地批判自己。但事實上沒人在乎你是否犯了錯,沒有人關(guān)心你做錯后是否會傷心難過,所以你也不要過于自責(zé)。相反地,你要清醒地意識到一點:自己絕對不能第二次犯這樣的錯誤。所以你最應(yīng)該做的就是沉住氣,然后慢慢分析和反省自己,找出犯錯的原因,這才是重點。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每一天,他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的行為,做錯事情之后更是這樣,因為他知道只有這樣做才能夠更好地預(yù)防錯誤的再一次出現(xiàn),只有及時反省自己,才能夠?qū)p失降低到最低水平,而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其實每個人都要有自省精神,我們常常說做人要懂得批評和自我批評,所謂自我批評并不僅僅只是責(zé)備自己而已,而是要實實在在、真真切切地反省自己的行為,找出犯錯的原因,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諸多問題,這樣才能真正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憤怒是愚蠢的開始,以后悔告終

有只脾氣暴躁的駱駝在穿越沙漠的時候,不小心被路上的一塊玻璃硌了腳,駱駝覺得很氣惱,于是就憤怒地用腳去踢那塊玻璃,結(jié)果腳被玻璃劃出了一道大口子,頓時鮮血直流。駱駝有些害怕了。血腥味很快就被禿鷹聞見,于是紛紛在駱駝上空盤旋,駱駝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的禿鷲,心里更是害怕異常,于是慌忙地奔跑起來。

由于過度奔跑,腳上的血越流越多,結(jié)果引來了附近的狼群,駱駝為了保命,更加拼命地向前狂奔。由于失血過多且筋疲力盡,駱駝再也跑不動了,于是干脆趴下身子躲在一個蟻穴附近,可是不一會,大量的螞蟻循著血液的氣味傾巢而出,將駱駝層層包裹起來。臨死前,駱駝非常懊悔地感嘆道:“我為什么要和一塊小小的玻璃生氣呢?”

正是因為沉不住氣,隨意釋放自己的憤怒,才導(dǎo)致駱駝因為一塊玻璃而喪命,如果駱駝能夠放平心態(tài),能夠忍耐硌腳的玻璃,不與之計較,那么事情就不會發(fā)展到這樣的地步。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成為那只暴躁的駱駝,只要有一丁點的不順心不如意,只要受到一點委屈,就會暴跳如雷,就憤怒地針對所有人所有事,結(jié)果很容易犯下錯誤。有人說憤怒往往是愚蠢的開始,而且通常都會以后會來告終,就是因為人在憤怒的時候,往往會失去理智,做出一些欠缺考慮決定,會失去對事物的基本判斷,從而做出錯誤的事情。

在生活中,當(dāng)別人對我們犯下錯誤的時候,當(dāng)別人侵犯到我們的利益時,我們總是會表達自己的憤怒,總是會想辦法去責(zé)罵和對付那些傷害自己的人。當(dāng)憤怒沖昏頭腦時,自己往往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而事后才會意識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錯誤。比如很多犯罪者并不是真的十惡不赦,他們中的很多人其實心地善良,而且從來沒有做過壞事,但是正是因為沉不住氣,怒火攻心而做錯了事情,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丹麥基督教思想家克倫剴郭爾說:“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弊鋈藨?yīng)該懂得克制自己,要懂得去包容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當(dāng)別人傷害你時,不要總是憤怒地做出回應(yīng),而應(yīng)該靜下心來,尋求更為和平的方式來解決矛盾。如果因為別人的錯誤而生氣,那么實際上就是用他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因為你最終會因為憤怒而受到更大的傷害。

美國一位醫(yī)學(xué)專家做過一項調(diào)查,在對一萬五千名胃病患者的病歷記錄進行研究后,他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萬二千人之所以患上胃病不過是因為經(jīng)常生氣罷了,由此可見憤怒實際上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自傷行為。另外,喜歡用憤怒來表達生活不滿的人常常欠缺大局觀,缺乏冷靜的分析能力,所以常常會做出一些讓自己后悔的事情。

成功學(xué)大師卡耐基曾經(jīng)講過自己的一些事,有一次,他開完了會回到辦公室,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秘書將一份文件弄錯了,當(dāng)時心煩意亂的他怒火中燒,劈頭蓋臉就將秘書罵了一頓,然后告訴秘書明天不用來上班了。秘書覺得非常委屈,畢竟自己在卡耐基身邊工作了那么多年,因為一個小失誤而丟掉工作,自然非常失落。第二天卡耐基回到辦公室,發(fā)現(xiàn)秘書一直沒有來上班,這時才想起昨天自己剛剛訓(xùn)斥過對方,可是那時候自己說的都只是氣話而已,他其實對于秘書的工作態(tài)度和能力還是非常欣賞的。于是他就打電話去秘書的住所,可是最終得知秘書今天一大早已經(jīng)飛往巴黎了,而且選擇了其他的工作??突弥@個消息后非常后悔自己一時憤怒而說了不該說的話,才失去了一個好的幫手。

還有一次,他和辦公室的同事因為一點小事而發(fā)生激烈爭吵,彼此鬧得非常不愉快,卡耐基認為自己平時對這個同事很好,如今卻受到這樣的待遇,不禁怒火中燒,于是在紙上寫下了許多報復(fù)性的話,以及一些攻擊人的手段。下班后,他將紙條放進了抽屜中,就怒氣沖沖地回家了。第二天一大早,人也冷靜了許多,當(dāng)他打開抽屜看到紙片上的字時,不禁面紅耳赤,他沒有想到自己在憤怒的時候竟然會寫下如此惡毒的話,而事實上昨天的事情似乎根本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嚴(yán)重。想到這一點,卡耐基心驚肉跳,然后立刻撕毀了紙片,一面又慶幸自己及時冷靜了下來,才沒有犯下大錯。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脾氣,也都有發(fā)脾氣的時候,這是一種非常本能和正常的宣泄方法,但是在發(fā)泄內(nèi)心不滿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先沉住氣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有必要如此大動肝火和大動干戈,這件事是不是真的到了水火不容的嚴(yán)重地步,而且還要認真想一想,憤怒之后的后果是什么。只有考慮清楚這些問題,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克制自己的情緒,才能夠有效阻止自己犯下一些不該犯下的錯誤。

佛家常常認為“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而發(fā)怒往往就是墮入無間地獄的一念。所以我們千萬不能輕易生氣和憤怒,更不要被憤怒沖昏了頭腦,凡事都要冷靜下來考慮清楚,不能意氣用事,更不能在憤怒的時候做出選擇和決定。遇到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時,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因為憤怒往往很容易,可是一旦它像火山爆發(fā)一樣噴涌而出時,往往難以控制和制止,最終會造成傷害,與其這樣,不如一開始就調(diào)節(jié)、克制和引導(dǎo)自己的情緒,將錯誤的根源斷絕掉。

你不能改變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

有個旅行者因為天色漸晚,于是就暫時寄宿在旅館中,不過他還是非常擔(dān)心明天的天氣會對自己的行程造成影響,于是就問坐在墻角的一位老人:“您認為明天的天氣怎么樣?”老人對旅行者微笑著說:“我想應(yīng)該會是我喜歡的天氣。”

旅行者感到很納悶,只好進一步套問道:“明天是個大晴天嗎?”老人搖搖頭。旅行者接著問:“難道會是陰雨天?!崩先艘廊粨u頭,旅行者感覺到有些奇怪:“您既然不知道明天的天氣,又怎么會知道明天會是你所喜歡的天氣?”老人微笑著回答說:“早在很久以前,我就知道了自己根本沒有辦法決定天氣的轉(zhuǎn)變,也無法控制會出現(xiàn)什么樣天氣,所以無論天氣怎樣,我最終都會很喜歡?!?/p>

其實討論天氣就像討論人生一樣,這個世界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的,我們會遇見很多陰暗面,會遭遇很多的不如意,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些東西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也無法去做出什么改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要生活在悲觀、失落和絕望之中,無論如何,我們完全可以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tài)。只有懂得改變自己的心情,只有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我們就能夠坦然面對各種困難,能夠承受各種各樣的打擊。

著名作家史鐵生是一位殘疾人,由于常年遭受病痛的折磨,他所要承受的壓力和痛苦要遠遠超出正常人,但是史鐵生卻樂觀地對待人生,而且還將自己與這種折磨的對抗全部寫進了他的作品和他的思想和靈魂中,他甚至非常坦然地把丙酮當(dāng)做生命的一個常態(tài)。他曾在病隙碎筆中這樣說道:“我就是活出了一些‘問題’,這些生命的疑問,或者關(guān)口,其實無論古今,人人都要過的。”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所顯示的正是他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正表現(xiàn)了他對于人生的適度調(diào)節(jié),所以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他都會笑著去面對。事實上,每個人都會遭遇不如意的事情,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我們甚至無力去做出什么有利的改變,只能去默默承受。不過我們完全可以活得更加瀟灑和快樂一些,哪怕是在逆境之中,哪怕是在最痛苦的時候,我們依然可以笑對人生。

有人問佛祖:“佛為什么要笑?”佛祖回答說:“為了讓自己笑,也為了讓眾生笑?!眮砣瞬唤?,于是接著問:“人為什么也一定要笑呢?”佛祖說:“人為什么不能笑呢?”這個人疑惑地說:“可是很多時候,人都活在痛苦之中?!狈鹱娴坏鼗卮鸬溃骸罢驗闀纯?,才要笑著去面對??!”

一個人改變環(huán)境很困難,但是完全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過于沖動,都不要輕易放棄,當(dāng)我們沉住氣,當(dāng)我們保持冷靜和淡定之后,完全可以用一種更好的心情來應(yīng)對生活。你可以接受貧窮,但是不能被剝奪幸福的我權(quán)利;你可以失去一切,但是沒有理由失去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你可以接受失敗,但是你的樂觀心態(tài)還是可以存在;你可以一無所有,但誰也拿不走你的幸福。

生活偶爾拋棄了我們,但我們更應(yīng)該懂得善待自己;生活剝奪了我們的幸福,但我們更有理由去讓自己感受快樂。很多時候,心情才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才決定了我們是否真的過得有意義。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時時抱怨生活,生活也就會向你展示出它的陰暗面,你贊美生活的快樂,生活自然會處處給予你陽光。

蘇聯(lián)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雙目失明,而且常年癱瘓在床,但是他對于生活的熱情從來不曾減少半分,他后來滿含微笑地寫出了世界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幾乎全身癱瘓的科學(xué)家霍金也是一個樂天派,他說:“我的手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著的親人與朋友。”在人生的困境之下,他依然微笑著贊美生活所能給予的一切美好東西。

這些人總是用最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生活,用最豁達的心胸來解構(gòu)生活,無論生活有多么困頓和無奈,他們都可以找尋到屬于自己的幸??鞓罚麄兌荚敢飧淖冏约旱男那閬砭喸煲粋€完美的生活。俄國大詩人普希金曾經(jīng)寫過一首著名的詩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在詩中,他這樣勸說世人:“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郁,不要憤慨;不順心時暫且忍耐。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到來?!敝灰獣r刻保持好的心情,好的狀態(tài),那么生活就不會總是陰雨天。

諾貝爾在回顧自己一生的成就時,曾經(jīng)感慨地說道:“生活倘若還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那就是我還不夠淡定自若?!弊鋈艘欢ㄒㄒ恍?,凡事都要沉住氣,要懂得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心情,即便是遭遇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也要盡可能地讓自己保持正能量,這樣一來,生活才會過得更有意義,也才會過得更加開心。

抱怨世界不如改變自己

有個作家說:“懷才不遇的人,大都遇不懷才?!蔽覀冊谏钪谐3龅揭恍┤丝偸窃诒г股鐣]有給自己一個機會,總是在抱怨自己的能力沒有受到領(lǐng)導(dǎo)重視,但事實上是金子就會發(fā)光,只要你是個人才,那么早晚都會被人發(fā)現(xiàn)。你站在這里抱怨社會,抱怨自己不受重用,實際上只能證明你的功夫還不到家,你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和吸引力,而這才是你遭受冷落的原因。為了讓自己獲得機會,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具魅力。

其實,從懷才不遇這件事延展開來說,就是一種個人與社會的協(xié)調(diào)性問題,很多時候,我們誤認為是社會存在問題,但事實上恰恰是自己有問題,恰恰是自己不能迎合社會的需求罷了。所以當(dāng)一個人在抱怨社會不接受改變,抱怨社會不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改變時候,應(yīng)該更多地換一種思維和方法來解決問題,來緩解彼此之間的矛盾,比如說改變自己和提高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能力提高了,這個社會自然會傾向你。

另一方面,即便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但是想要讓環(huán)境做出改變往往很困難,這并非是幾句抱怨的話就能夠起到作用的,而改變自己則相對容易一些,只要自己改變原先的價值觀的想法,主動去融入生活,主動去認識這個世界,這樣就能夠重新被社會接納和認可。

比如我們常常看不慣有人阿諛奉承,看不慣那些送禮的人,看不管那些喜歡耍手段和陰謀的人,就是因為這些人總是比別人要過得更好,我們希望改正這種不正之風(fēng),希望給自己一個公平的機會。其實,你到處抱怨根本改變不了什么,該貪污的人還是會貪污,該送禮的人還是要送禮,油腔滑調(diào)的人越來越多,阿諛奉承的人從不斷絕,你在抱怨和排斥這種交際生活時,實際上只能讓自己過得更加痛苦。既然什么也改變不了,那么就不妨改變自己的原則和態(tài)度,嘗試著去了解那些社會潛規(guī)則,試著去接觸和了解這些“不很光彩”的事情,當(dāng)你真正承認它們的存在時,整個社會很可能就會承認你的存在。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說:“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yīng)它?!币粋€人有雄心壯志改變社會,這是好事,但往往不夠現(xiàn)實,你妄圖通過抱怨來表達不滿更是毫無用處,因為對于這個世界而言,喜歡抱怨的人往往都是弱者,他們無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會過分夸大現(xiàn)實生活對他們的阻礙。其實一個人如果能夠放下心結(jié),能夠停止抱怨,轉(zhuǎn)而用更為積極的方法去迎合世界,去想辦法主動適應(yīng)整個世界的生存方式,那么就能夠從社會生活中收獲更多有益的東西。

都說存在即合理,這個世界總是遵循著某種法則或者秩序在運行,一旦你覺得自己與世界格格不入,一旦你覺得自己和世界相脫節(jié),那么很可能是你自己走在了錯誤的軌道上。我們不要總是去抱怨這抱怨那,其實真正有問題的很可能就是我們自己,所以當(dāng)你妄想著改變生活改變世界時,其實最應(yīng)該改變的是你自己,我們需要去摘掉看待生活的有色眼鏡,要沉住氣去主動改變自己,提高自己,以便迎合社會的發(fā)展。事實上,只有懂得去適應(yīng)生活,我們才有可能發(fā)下對社會的成見,才有可能重新去認識整個世界,而當(dāng)我們努力改變和完善自己的時候,也才會有更好的機會做出改變。

艾森豪威爾是二戰(zhàn)時期最偉大的統(tǒng)帥,他以勇敢、正直、樂觀的個人魅力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當(dāng)然這種魅力首先來源于他母親的教導(dǎo)。在他小的時候,有一次和母親她們玩牌,結(jié)果艾森豪威爾手氣非常爛,每一把都抓到不好的牌,這讓他非常氣惱,嘴里一直喋喋不休地抱怨。這時候他的母親語重心長地說:“如果你想要繼續(xù)玩下去,就不要埋怨自己的牌如何的不好,不管怎樣的牌發(fā)到你手中,你都要拿著,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盡自己所能,打好每一張牌,求得最好的結(jié)果?!?/p>

這時候,艾森豪威爾意識到一切都事在人為,只有改變了自己、做好了自己,才能夠在生活中打出最精彩的牌。正因為如此,他在此后的生活中無論遭遇什么樣的困難,都能夠保持心平氣和,他并不會可以去抱怨什么,反而總是能夠從自身尋找問題,腳踏實地地做事,努力改變自己,提高自己來解決各種困難。所以他才能夠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訓(xùn)練營教官,一步步成為陸軍中校,然后成為盟軍統(tǒng)帥和美國的總統(tǒng)。

毛澤東曾經(jīng)說過:“牢騷太盛防腸斷,風(fēng)物長宜放眼量?!币粋€人應(yīng)該把目光看得更遠一些,應(yīng)該把胸懷放得更寬廣一些,要沉得住氣,無論遭遇什么樣的事情,無論遭遇什么樣的環(huán)境,都不要把責(zé)任全部推給社會,不要總是去抱怨什么。既然這個世界原本就是這個樣子,就是按照這種法則來運行的,那么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去迎合這種法則。

英國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的圣公會主教的墓碑上,寫著一段發(fā)人深省的話:當(dāng)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象力沒有受到任何限制,我夢想改變整個世界。當(dāng)我漸漸成熟明智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是不可能改變的,于是我將眼光放得短淺了一些,那就只改變我的國家吧!但是這也似乎很難。當(dāng)我到了遲暮之年,抱著最后一絲希望,我決定只改變我的家庭、我親近的人——但是,唉!他們根本不接受改變。

現(xiàn)在在我臨終之際,我才突然意識到:如果起初我只改變自己,接著我就可以改變我的家人。然后,在他們的激發(fā)和鼓勵下,我也許就能改變我的國家。再接下來,誰知道呢,或許我連整個世界都可以改變。

很多時候,我們都妄圖改變這個世界,因為我們總是在抱怨這個世界不夠美好,尤其是當(dāng)我們和這個社會直接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常常想要對世界做出改變,但實際上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去改變什么。而且抱怨根本改變不了什么東西,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向你做出妥協(xié),相反地,你的抱怨只會消磨自己的斗志,讓自己失去更多的生存機會。如果我們能夠放下抱怨,而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改變,那么也許就能夠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