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數:1672  |  更新時間:2012-08-20 17:40:32  |  分類:

兒童教育

薩摩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作品小檔案

【名 稱】薩摩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作 者】古希臘時期的工匠

【時 間】約公元前190年

【材 質】大理石雕像

【規(guī) 格】原高328厘米,由于

雕像的頭部失蹤了,故現

為275厘米

【收藏地】現收藏于法國

巴黎盧浮宮

背后的故事

1863年,人們在愛琴海上的薩摩色雷斯島發(fā)現了一堆雕像的碎塊。經過多年的努力,人們終于將其大致復原了(仍缺少頭部和手臂)。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看到的《薩摩色雷斯島的勝利女神》。由于年代久遠,雕像的作者已經無法考證,甚至連其創(chuàng)作年代也無法確定。

不過,多數考古學家都認為這尊雕像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190年左右。當時,小亞細亞的統(tǒng)治者德梅特里奧斯一世在海戰(zhàn)中打敗了托勒密王國的艦隊。為了紀念這次偉大的勝利,德梅特里奧斯一世命令工匠創(chuàng)作了這尊“勝利女神像”。

女神像雕塑完成后,一直矗立在薩摩色雷斯島海邊的懸崖上,默默地注視著茫茫大海。雕像是用純白色的雪花石雕刻而成的,但是由于長期浸泡在愛琴海中,受到了海水的浸蝕,雕像便呈現出目前的這種帶有歷史滄桑的顏色了。

在希臘神話中,勝利女神尼姬是泰坦神帕拉斯和斯梯克斯的女兒,也是克拉托斯(力量)、比亞(強力)和澤洛斯(熱誠)的姐妹。盡管尼姬出身泰坦族,但是在泰坦戰(zhàn)爭中,她站在了奧林匹斯神,即宙斯領導下的諸神一邊,為他們帶來了勝利。從此,尼姬便被人們尊為勝利女神。

一般情況下,人們喜歡將勝利女神描述成一個帶有翅膀,擁有驚人的速度的美麗女性。而且,在雅典人們常常把象征勝利的尼姬與雅典娜一起崇拜。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像上,人們常常刻一個略小的勝利女神像作為附屬物。菲狄亞斯創(chuàng)作的帕提農神廟中的雅典娜神像上就有一個小小的勝利女神像。

勝利女神與奧運獎牌

勝利女神不僅僅象征著戰(zhàn)爭的勝利,還代表著希臘人日常生活中的許多領域,尤其是競技體育領域中的成功。人們認為,她可以帶來好運,因此在很多藝術作品中都可以見到她的形象。奧運會的獎牌的正面用的就是勝利女神像。

1907年,國際奧委會決定統(tǒng)一奧運會獎牌的式樣,并于1909年作出了決定:獎牌正面為統(tǒng)一圖案,反面由當屆組委會自行組織設計。不過之后由于種種原因,獎牌的正面并沒有統(tǒng)一起來。直到1928年第九屆奧運會之時,獎牌正面的圖案才正式統(tǒng)一。這塊獎牌的正面采用了意大利藝術家卡西奧利的設計。在古羅馬競技場旁邊,勝利女神左手執(zhí)象征勝利的棕櫚葉,右手高舉象征榮譽的月桂枝。競技場的上方是奧運會的屆數、地點和年代字樣。

2004年,新世紀的第一場奧運會——雅典奧運會對獎牌正面的圖案重新進行了設計。原來的古羅馬競技場被改成了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的全景,勝利女神由原來的坐姿改為了更富有動感的站姿,并且插上了翅膀。國際奧委會規(guī)定,以后的奧運會獎牌正面都沿用這一圖案。

知識鏈接——愛琴海和愛琴文明

愛琴海是位于地中海東北部、希臘和土耳其之間的一個海灣。愛琴海上島嶼眾多,所以又有“多島海”之稱。從公元前20世紀至公元前12世紀間,愛琴海島、希臘半島及小亞細亞西部等圍繞愛琴海域的陸地和海島上所孕育的青銅文明,被史學家稱為“愛琴文明”。

愛琴文明孕育的時間比希臘文明還要早,是歐洲已知文明中最早的,她是西方文明的源泉。愛琴文明包括米諾斯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兩大階段,前后相繼。從考古發(fā)現來看,當時的愛琴海附近已經有了興旺的農業(yè)和發(fā)達的海上貿易,他們的宮室建筑及繪畫藝術也很發(fā)達。毫不夸張地說,愛琴文明是世界上古文明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走進作品

作品中,勝利女神那迎風飛揚的衣裙,騰空向上、健壯豐腴、姿態(tài)優(yōu)美的身軀,以及那高高飛揚著如鷹翅般雄健而碩大的羽翼,充分表現出了優(yōu)越者的雄姿和歡呼勝利的激情,并顯示了雕刻家令人驚嘆的藝術技巧,仿佛賦予了石頭活的生命。

女神腳下的石基臺座被雕成了船頭的形狀,寓意著對海戰(zhàn)的紀念。當時此像被安置在懸崖之上,迎著海面屹立。女神那被海風吹拂的衣裙貼著身體,表現了女性身體的完美,而衣裙褶紋構成疏密有致、生動流暢的運動感則呈現出了生命的飛躍。這真是藝術品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杰出構思。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