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數(shù):1854  |  更新時間:2012-08-20 16:59:24  |  分類:

社科心理

第11章

現(xiàn)在,許多國家都掌握了巧克力生產(chǎn)技術(shù),不過,出口量最大的是瑞士,它自1981年超過西德后,每年向100多個國家出口巧克力約28萬噸,成為最大的巧克力輸出國。巧克力雖是高營養(yǎng)、高熱量的食品,香甜可口,但過多食用巧克力,會引起充血和便秘,肝炎患者更不能過多食用。兒童不宜多吃,也不宜常吃巧克力,因為巧克力含有一定量的草酸,它能干擾機體對鈣的吸收,影響兒童骨骼的生長。由于它甜度高、熱量多,常吃、多吃還會導致兒童齲齒,使兒童正常進食量減少。

可口可樂是怎樣發(fā)明的?“可樂”是一種植物,又稱“可拉”,是高4~7米的小喬木,一年有兩次花期和果期,原產(chǎn)于非洲熱帶地區(qū),有紅可樂和白可樂兩種??蓸返墓麑嵑锌煽蓧A和咖啡因,具有興奮作用,可供藥用,亦可作飲料?!翱煽诳蓸贰本褪且钥蓸返墓麑嵶髟现瞥傻囊环N汽水型飲料??蓸愤€可配制可樂酒和可樂巧克力等。

可口可樂是目前世界上最暢銷的飲料。1985年,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的總收入為80多億美元,產(chǎn)品銷往155個國家。1886年5月8日,在美國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藥劑師約翰斯·彭伯頓在自己家中用一只銅壺,首次研制成可口可樂糖漿,并拿到藥店作為汽水出售。據(jù)說,1886年底,可口可樂原汁糖漿意外地與碳酸混合在一起,成為一種含有二氧化碳的飲料。可口可樂汽水就這樣誕生了。不過,誕生后第一年的銷售量并不大,日均只有13杯。

1888年,一個名叫阿隆·格·坎德勒的商人購買了可口可樂配方的專利。1892年,他開辦了可口可樂公司。僅僅3年,可口可樂便銷遍美國各地。可口可樂最初是散裝銷售,1898年開始試探裝瓶銷售。到1915年,瓶裝銷量首次超過散裝。1926年,可口可樂公司設立國外銷售部,開始在國外建罐裝廠。3年時間,就在27個國家建起6*家可口可樂罐裝廠?,F(xiàn)在,可口可樂以及可口可樂公司的其他果汁飲料每天在全世界的平均銷量是400萬杯,成為世界上銷量最大的汽水型飲料??煽诳蓸泛幸欢康目Х纫颍瑑和榷嗔藢ι眢w有害無益??煽诳蓸肥且环N汽水,含有二氧化碳氣體。喝后,二氧化碳氣體從體內(nèi)排出,帶走人體部分熱量,因而能清涼去暑。但是,如果喝多了,其中的碳酸氣與胃酸中和,會使胃液失效,降低胃液的消化和殺菌力,影響食欲,同時還會使血液量增多,增加心臟和腎臟的負擔。

日本的茶道是怎么一回事?飲茶講究茶道,這是日本文化中很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日本的茶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這要從我國的茶文化對日本的影響說起。中國與日本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喝茶的習慣,是在奈良時代(公元8世紀)通過遣唐使、留學僧以及從我國到日本的僧侶傳至日本的。唐代飲茶之風盛行,我國“茶圣”陸羽所著的《茶經(jīng)》中,對這一點曾有明確記載。當時來我國的日本天臺宗的祖師最澄把茶種帶回日本,于平安時代開始種植。到了宋代,日本僧侶榮西留學中國,攜帶茶種、茶具并熟記點茶之法,回國即著《茶桑經(jīng)》,號召大家吃茶。遣唐歸國的僧侶們也群起響應,于是,吃茶風就在日本日漸盛行。到了十六世紀,日本的茶道始祖千利休繼承了前人的茶道精神,綜合了宗教、藝術(shù)、建筑、音樂等其他藝術(shù)門類,提出“吃一碗茶”之說,由此確立了日本的茶道。

作為日本茶道的始祖,千利休為茶道提出了所謂“四規(guī)七則”。四規(guī)即:“和、敬、清、寂”,被譽為茶道真髓?!昂汀保硎臼郎纤猩家浴昂汀睘橘F;“敬”,意味著對長者的尊重,對晚輩的親情;“清”,說的是潔凈和幽靜,也指心平氣靜的境界?!凹拧?,即“閑寂”和“幽雅”,也就是“知己去欲,凝神沉思”,這體現(xiàn)了茶道美學的一種最高境界。七則為:點茶要溫度適宜;放炭要恰到好處;湯要冬暖夏涼;花要妙趣插成;要提前準備;要常備兩具;要以誠待客。在具體形式上,日本茶道表現(xiàn)為三大要素即:賓主、茶室和茶具。茶室一般建造得十分簡樸,茶室內(nèi)則陳設著古玩、名畫與四季插入的不同風格的插花。茶具一般也選用古色古香的歷史珍品或貴重瓷器。舉行茶會時,賓主坐定后,先由主持儀式的茶師制茶,用沸水沖沏后依次送給賓客品茗。在點茶、遞接、品飲、加水的過程中都有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席間有主人制作的茶點,供客人品嘗。主人還要主動介紹室內(nèi)的書畫布置、茶具的選用和茶室的裝飾。

日本茶道把飲茶文化從精神內(nèi)涵和具體形式兩方面精致、優(yōu)雅地結(jié)合了起來,正如日本作家岡倉天心在《茶之樹》一書中所說的:“茶道是基于追求日常生活瑣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美的儀式?!睂τ谌毡救嗣駚碚f,茶道是終生修養(yǎng)之道。尤其是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它能使人重新感覺到那種人情為重的文化意味。太陽歷和公歷是怎么來的?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